昨日下午,該案在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國家賠償委員會進行質證。唐志會這次國家賠償申請共計3087332.52元;并要求消除公安網上信訪等不良記錄。
到法院請求執(zhí)行賠償金常與工作人員沖突被勞教
唐志會今年28歲,12歲時,母親和本村一家村民因瑣事發(fā)生沖突,被對方打死。兇手一審時被安康中院判處無期徒刑;二審時被陜西省高院以防衛(wèi)過當為由改判為15年,民事賠償一萬元,但唐志會的父親唐紀友對判決不滿,多次申訴無果后不告而別。
唐志會獨自苦撐了兩年,為了能繼續(xù)上學,此后,唐志會多次前往安康市,希望法院替她要回兇手欠她家的7000元賠償款,但一直沒能拿到錢。2003年下半年唐志會不斷到市、省兩級法院請求執(zhí)行剩余的賠償金,還經常與工作人員發(fā)生沖突。最后唐志會被勞動教養(yǎng),直到2005年12月12日才解除勞教。
2006年春節(jié)過后,唐家拿到了全額7000元的賠款,她也前往外地打工。在打工期間,她發(fā)現自己右眼視力越來越差,想起自己在看守所期間曾經被打過,認為是因此造成了眼睛受損。2006年8月,她回到安康,向安康公安部門投訴。公安部門調查后認為,沒有證據證明她的右眼視力下降是被打所致。
2006年底和2008年唐志會兩次前往北京上訪。之后,她被安康市漢濱區(qū)恒口鎮(zhèn)政府和公安機關5次送進精神病院強制醫(yī)療。
唐志會出示的證據顯示,她5次被送進精神病院強制醫(yī)療的時間分別是:第一次2008年10月14日至2008年10月23日;第二次2008年12月14日至2009年1月15日;第三次2009年3月12日至2009年5月18日;第四次2009年7月10日至2009年11月19日;第五次2009年11月20日至2010年4月14日。共計391天。
唐志會認為,被申請人安康市漢濱區(qū)恒口鎮(zhèn)政府和安康市公安局漢濱分局應當對非法作出五次強制醫(yī)療的行政行為給申請人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。其中包括:限制人身自由賠償金85910.52元;自限制人身自由至今的誤工費57346元×7年=401422元;限制人身自由和延誤眼睛治療的精神損害撫慰金250萬元(每次50萬元);維權期間的差旅費10萬元。
被申請人認為申請賠償時效已超期限
昨天的質證會上,恒口鎮(zhèn)人民政府答辯稱:恒口鎮(zhèn)人民政府沒有對唐志會做出任何形式的強制精神病醫(yī)療決定,不存在唐志會要求確認恒口鎮(zhèn)人民政府行政行為違法情形,只是恒口鎮(zhèn)人民政府在制止唐志會非正常上訪過程中,因唐志會大吵大鬧、情緒激動、行為異常、廝打辱罵接訪人員,并試圖自殘、自殺,在這種情況下,為防止唐志會自殘和傷害他人,配合相關部門將其送往多家醫(yī)院接受治療。這是善意的送醫(yī)行為,不存在唐志會所說的強制醫(yī)療。唐志會是否患有精神疾病,恒口鎮(zhèn)政府無法確認,只能以醫(yī)療機構的診斷為準。因此,恒口鎮(zhèn)政府認為唐志會的賠償請求無事實依據。
而安康市公安局漢濱分局則稱唐志會申請賠償義務機關錯誤,申請賠償范圍、程序不合法。
兩家被申請人均認為唐志會申請賠償的時效已超期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