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有許多交互的分子途徑影響著癌癥的發(fā)展,那些被抗癌藥物“瞄準”的致癌蛋白,與非致癌蛋白相比往往有特殊的“社會行為”特征。他們認為,這表明先前一些未被發(fā)現(xiàn)或瞄準的致癌蛋白也應具有類似特征,也可以成為有效的藥物標靶。對于那些能與很多其他蛋白“交流”的“樞紐”蛋白,研究人員將其比喻成有著成千上萬朋友的超級臉書用戶,更可能導致癌癥。
公報稱,研究人員已經繪制出了這些致癌蛋白相互作用方式的圖譜。利用這一圖譜,研究人員可以預測哪些蛋白是抗癌藥物最有效的目標。目前這一圖譜已經公開,可以為研究不同類型抗癌藥物提供一條捷徑。
“通過識別致癌蛋白的‘社交行為’,來預測潛在抗癌藥物的新標靶,我們的研究還是第一次。”癌癥研究所負責該項研究的畢山·AI-拉茲卡尼博士說,“研究表明,作為抗癌藥物標靶的致癌蛋白,其行為與正常蛋白相比有著很大差異,它們往往有著極其復雜的‘社交網絡’,就像超級臉書用戶。”
AI-拉茲卡尼還指出,在藥物開發(fā)過程中,找到新的標靶是最重要的步驟之一,這往往是一個冗長、花費巨大的過程。而新繪制的圖譜可以幫助研究人員設計出更好的新藥物,可以節(jié)省不少時間和金錢。同樣,它也有助于揭示治療過程中出現(xiàn)抗藥性的原因,或許幾年內醫(yī)生就能因此開發(fā)出不同的藥物處方,對不同癌癥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。